&esp;&esp;他亲自求见赵祯,不同于往常,王宁安的一举一动,都有无数人盯着,哪怕进入皇宫,也是一样。
&esp;&esp;他和赵祯谈了一个时辰,屏退了左右,从垂拱殿出来,王宁安显得十分轻松,甚至有些喜不自禁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“那小子又有什么手段?”赵宗仆沙哑着声音道,王府的存款花的差不多了,还欠了巨额债务,这位小王爷火上大了,简直要冒烟了。
&esp;&esp;文及甫摇摇头,“我只知道陛下降旨给河间府的包黑子,其余的事情一概不知。”
&esp;&esp;“包拯?他能帮到王宁安?”赵宗仆不解其意,按理说河北市面的铜器都被王德用搜刮一空,哪里还有铜器。
&esp;&esp;碧尘眯缝着的眼睛微微张开,笑道:“贫僧知道了,他是要从辽国弄铜器!”
&esp;&esp;要说天下僧人是一家,那可未必,但是辽国释教大兴,作为大宋最大最富的庙宇,大相国寺和辽国的同行,还是有着很深的联系的。
&esp;&esp;王宁安拉拢法源和尚,把辽国君臣都忽悠了,这段时间王宁安虽然没有回平县,但是榷场非常兴旺,辽国也是个近千万人口的大国,铜器数量绝不在少数。
&esp;&esp;“他们敢从辽国弄铜器?”
&esp;&esp;赵宗仆惊得站了起来,“这可是违禁的东西,不能随便走私啊!”
&esp;&esp;碧尘笑道:“王宁安做事不按常理出牌,谁能想到他从大理和交趾弄铜矿,解决钱荒呢?”
&esp;&esp;“也有道理。”文及甫点头,“我说碧尘大师,你可确定?”
&esp;&esp;“十有七八,不然实在是找不到铜器来源。”碧尘信心十足道。
&esp;&esp;文及甫终于大喜过望,“哈哈哈,王宁安如果真是从辽国弄铜器,我们就可以派人查封,少了这几十万,王宁安就过不了这一关!”
&esp;&esp;几个人凑在了一起,仔细推想,他们终于确认无误。
&esp;&esp;不得不说,王宁安的确有本事,竟然真的让他找到了上百万的铜器来源,只可惜,从外地运来的这些铜器,一件也别想运到京城!
&esp;&esp;赵宗楚迫不及待道:“赶快下手吧,我都想看王宁安哭的模样了!”
&esp;&esp;文及甫摆手,“小王爷,急不得,还有两个月呢,我们不能把底儿漏了,否则以王宁安的狡诈,就不好对付了。”
&esp;&esp;京城的局面很诡异,做多铜价的一方信心十足,他们不但购买票据,还用溢价的手段,从民间收购票据。
&esp;&esp;他们算的很精明,票据越多,皇家银行就越是没法兑现,根据协议,皇家银行的资产就要交给他们抵债。
&esp;&esp;到时候谁的票据多,在皇家银行的股权就多。
&esp;&esp;这帮人竟然已经开始准备享受胜利的果实了。
&esp;&esp;说起来也是好笑,注定要失败的人喜气洋洋,而真正的胜利者,此时却还毫不知情。
&esp;&esp;王宁安很想告诉自己的兄弟,可是他又怕走漏消息,只能眼睁睁看着,让他真正出乎预料的还是赵宗景。
&esp;&esp;这位小王爷没有分派到任务,却不甘心作壁上观,他挨家挨户,拜访京城的宗室子弟,除了汝南王一脉,赵宗景都跑到了。
&esp;&esp;太多的人都不看好皇家银行,他们居然只拿出三两件铜器,应付赵宗景,他也不恼,还煞有介事,把每个人的名字都记下来,弄得许多人脸上发烧。
&esp;&esp;转完了宗室子弟,赵宗景就去拜访商人,拜访京城的大户,和他们讲道理,告诉他们,皇家银行不能倒,铜价一旦涨回去了,大家的生意都会难做,应该和衷共济,共度难关……堂堂郡王,低声下气如此,很多商人都被感动了。
&esp;&esp;他们受够了秃驴的高利贷盘剥,谁说起来,不是一肚子委屈。
&esp;&esp;商人们居然也联合起来,组成了汴京商会,他们给皇家银行提供了12万斤铜料,又拿出了50万贯贷款,支援王宁安,支援皇家银行。
&esp;&esp;东西虽然不多,但是心却是热乎乎的。
&esp;&esp;赵宗景咧着嘴干笑了几声,他的嗓子沙哑,几乎发不出声来。
&esp;&esp;王宁安不是个感情丰富的人,甚至说,他有些冷血无情,除了亲人和学生之外,他的朋友几乎都是厉害结合。
&esp;&esp;哪怕和赵宗景之间,也是算计重重。
&esp;&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