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29章(1 / 2)

&esp;&esp;主军兵将尽封得封,该赏亦如承诺行了赏,唯独周祁三回功高,褚君陵独独没把人再往上抬的意思。

&esp;&esp;朝中众臣还未琢磨透是怎么个事儿,次日册封中郎将入宫为后的消息就传了出来,众大臣还没来得及辨真假呢,紧就被皇帝一旨圣书昭告天下,彻底坐实传闻。

&esp;&esp;众大臣:“…………。”皇帝果真没憋好屁。

&esp;&esp;后知后觉中了套,好些个资历老的大臣结作代表,纷纷上书请奏,要褚君陵收回成命。

&esp;&esp;褚君陵把玩着扳指,漫不经心道:“朝中武将的职位各有人占,剩余两个合适的,朕已然赐给了华天和张綦,此次战事他二人功劳不比周祁低,何况朕将军印都递出去了,诸位好意思叫朕再要回来?”

&esp;&esp;其中个大臣愤愤:“您倒是好意思封个男人为后!”

&esp;&esp;皇帝此举分明是刻意,几人相视一眼,净不肯让步。

&esp;&esp;“先前平徐氏之乱,再是戌州瘟疫一事,这回中郎将稳胜乌蛮,朕手中皇权近半是他拿命争夺来的,数功并赏,封个皇后不为过。”褚君陵也不恼,口气依旧是慢悠悠的:“莫说朝中二品往上的位置,如今也就剩皇后一职。”

&esp;&esp;再说出征前他可当着万千将士的面承诺过的,但凡有功者,不论军中职务贵贱,一律按封行赏,周祁又当属其中一员:“诸位总不能叫朕在天下人面前失言。”

&esp;&esp;“如今圣旨也下了,前两回的朕还欠着中郎将呢,总不好一官半职都不给人封。”

&esp;&esp;道是此举作为怕叫忠臣寒心,不该是明君所为,紧被某个大臣戳破:“皇上就不怕臣等寒心?”

&esp;&esp;‘昏头事干尽,眼下倒是装上明君了。’众臣在心中呸了口口水:与其让皇帝糊涂着把个男人往后宫里带,这还不如不封呢!

&esp;&esp;皇帝对周祁的心思再明显不过,平时更点没藏着躲着的自觉,众臣皆知二人那点隐晦关系,多是心照不宣。

&esp;&esp;可不想褚君陵荒唐至盛,又是个不怕叫史官拿笔杆子戳脊梁骨的,竟堂而皇之的将那断袖之癖搬到明面儿上头。

&esp;&esp;众人极力反对,好话坏话说尽,架不住褚君陵见招拆招,一副油盐不进的昏君姿态。

&esp;&esp;“皇上此举何其昏聩,臣等绝不答应!”

&esp;&esp;“皇上一意孤行,就不怕叫天下人耻笑。”

&esp;&esp;“皇上百年后如何敢与皇室祖宗交代,您又置皇室颜面于何地!”

&esp;&esp;还有劝褚君陵趁着此事尚有回旋余地,赶紧将圣旨收回来。

&esp;&esp;褚君陵听这些人老祖宗都搬出来了,也不急眼,淡淡将众人扫视一圈,笑得和善:“诸位既是在乎祖宗颜面,不妨朕送尔等亲自下去问问,皇室祖宗对朕娶中郎将一事是个什么看法?”

&esp;&esp;众臣喉咙一紧,惜命地讪讪无话。

&esp;&esp;但不发其中有骨气硬的:“皇上执意要迎那周家嫡子为后,可考虑过有人借势谋反,再将褚氏的江山割裂出去。”

&esp;&esp;“朕信皇后有为朕守住天下的本事。”

&esp;&esp;那老臣冷哼,周祁再好也是个带把的男人,舞刀弄枪上战场跟人搏命是厉害,不见得就有侍奉君主的本事。

&esp;&esp;再来皇帝后院不只他一个,往后纳了秀女入宫,三宫六院七十二妃,外还有些不得名分的侍妾,周祁若为皇后,岂不要整日在女人堆里打转。

&esp;&esp;便是皇帝不怕绿,默许周祁与妃嫔厮混,能选入宫的女子哪个不是重臣将相之女,再差也是身世清白的大家闺秀,这两人不怕笑,女儿家的可还要些脸面。

&esp;&esp;皇帝和皇后又都是男人,总不能说前脚侍奉完圣上,下了龙榻再去皇后帐中滚上一圈儿?

&esp;&esp;“皇上真待中郎将情真,您不怕耻笑,就忍心他遭世人非议?”

&esp;&esp;褚君陵坐的累了,侧身换个方向,手指往案上敲了敲,示意德观添茶,听那大臣如此问,不甚在意道:“圣旨都颁了,不忍心不也得忍心。”说罢轻酌口茶,好不惬意。

&esp;&esp;大臣一噎,有点怀疑褚君陵是不是真喜欢对方,怎么一点心疼人的迹象也没有。

&esp;&esp;转念又想到周祁是个识大体的,打算拿他当切入口:“此等荒谬之事,皇上就肯定中郎将能答应。”

&esp;&esp;褚君陵端地一副昏君架势:“朕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