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魏凌生凄惨笑道:“我不该说那些叫他伤心的话。不知他临死前想起我,会不会只记住了这件事。可我其实最是仰慕他……”
&esp;&esp;宋回涯一时感同身受,触绪而悲,昔日那些冷眼刻薄都化作利箭扎了回来,锥心刺骨,悔恨不已。
&esp;&esp;难怪师父、师伯,明知她喜欢在师弟面前花言巧语,也从不制止。
&esp;&esp;师父每每对她牵挂时,若只想起那些尖酸的怨怼,是否会有自责与苦涩。
&esp;&esp;她心里也对自己道:她再不对亲近的人说那些伤心的话了。从前说过的那些谎,往后也都会是真的。
&esp;&esp;待宋回涯身体稍好些,便开始习练右手剑。
&esp;&esp;白日赶路,她只能在夜里学剑。从头再起的辛酸苦闷颇为难熬,她以前最喜欢听长剑挥舞的声音,只觉能破天风、碎行云、击九空。光是听着那连贯如击鼓浩歌的剑声,便能知晓这剑意是否流畅。
&esp;&esp;如今换来右手,滞涩难通,心下又急于求成,难免颓丧。
&esp;&esp;魏凌生便会在夜里提着盏灯,坐在窗边,一面背书,一面陪她。
&esp;&esp;宋回涯心生烦躁时,他便会主动倒来一碗水,小心地叫她:“师姐。”
&esp;&esp;有时也会趁她休息时,倚在窗台上,一里一外,就白日见闻,与她说些艰深的治国方策。
&esp;&esp;灯火、星光,一处照着魏凌生,一处照着宋回涯。
&esp;&esp;鸡鸣声里天色转亮,宋回涯听着他低缓平和的读书声,一日日将剑练了下来。
&esp;&esp;后来宋回涯握着剑,闭上眼睛,脑海中想起的不是练剑时的刻苦挫败,而是魏凌生如珠玉落盘的声声字字。
&esp;&esp;魏凌生与宋回涯最不同之处,是他哪怕四海漂泊,魂念也有归处。
&esp;&esp;——登高台、饬朝纲,长驱北胡、祛疴治乱,驱天下鬼魅,救九州黎庶。
&esp;&esp;不留山上的旧梦逝如流水。她一把火烧去自己前半生的荒唐庸碌,又在魏凌生的倾诉中寻到了来日寄托。
&esp;&esp;宋回涯最是清楚他的博天之志,也知道他言有未尽之意。
&esp;&esp;魏凌生同过往懵懂时的宋回涯有几分相似,总想从交织的谎言中辨出有几分真,几分伪。来计较自己的得与他人的失。
&esp;&esp;可他们确是多年患难,相依为命。真真假假,从不留山上那一碗饭开始,便早分不清了。
&esp;&esp;宋回涯轻轻推开房门,走了进去。宋知怯已经睡了,七仰八叉地躺在床上,忘了关窗。
&esp;&esp;纸笔凌乱洒在书桌上,上头歪歪扭扭写着几排字。
&esp;&esp;字写得极小,怕浪费了纸张,宋回涯借着月辉细看,发现是上面是自己与她的名字。
&esp;&esp;宋回涯笑了笑,将桌上东西整理好,关紧窗户,转身回屋。
&esp;&esp;翌日清晨。
&esp;&esp;宋回涯去无人处练了会儿剑,回来时同屋的那名小姑娘正满脸红扑扑地拎着一双弟妹叮嘱,让他们按时给家中客人做饭。
&esp;&esp;宋回涯从后面进来,问了一句:“你要出门?”